工人诗歌2号 -> 专题:汶川大地震

专题:汶川大地震




工诗联网刊评论:

  关于此次地震,已有了太多喧嚣,包括喧嚣的诗。跟官爷和左右派文人一样,诗人们也没有错过这次机会来升华自己。在“全面征集关注汶川地震灾区的诗歌”帖下,跟着长长长长长长的一大串,几乎都是惨不忍睹的诗。问题不在于水平高低,不在于写不出“好诗”,而在于完全没有头脑,没有立场,一个劲地畅饮主流意识形态的毒液……所幸在这里,甚少那种可悲的精神面貌。热血之外,还有硬骨,深思,和朴素的心。沉戈的这两首即是如此。






沉戈·无用的诗



  无用的诗


我不过是被地震的余波晃了晃
当时我正好在家午休睡醒了
躺在床上感到床在晃动
并且窗户也在哗哗地响
我知道,地震了

我不过是为汶川灾区捐了100圆
且是单位组织的捐款活动
且是按岗位高低要求的数额
我真的有想去当志愿者的冲动
但我知道,这不现实

我不过是看看报纸电视网络
了解一下灾区的最新情况
我不过是写了这首无用的诗
为死者默哀,为生者祈祷
为灾民挺起坚强的脊梁而歌




小字不识·哀悼日



  哀悼日


(1)

这三天
不看电视
不读报纸
不上网
这三天
试着忘记
努力忘记
强迫忘记
却发现
越是这样
越难以忘记

(2)

这次我才感觉到贫穷
我微薄的工资
不吃不喝
全部捐出去那么一点点
面对灾区
我更感觉自己可怜
这次我们都是平等的
人体的血液一样多
这次我可以当一次富翁
奢侈一把
多捐出去一些




穿越平凡·穷人在行动



  唯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乞丐


他们哭泣
我一点也不感动
他们救人
我一点也不感动
他们捐款
我一点也不感动
他们收养孤儿
我一点也不感动
唯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乞丐
他饱一餐饿一餐
受尽了人世间的白眼
却捐出了遮羞布之外的全部
我感动的不是他的善行
而是感动于罪恶的制度
使越来越多具有这种品质的人
沦为乞丐


  穷人在行动


这是湖北的一个小县城
没有人宣传,也没有人喊口号
人们自觉地在捐款箱
及献血车前默默地排成队
队伍里面有学生
有从工地赶来的建筑工人
有进城推板车的农民工
还有在街头巷尾摆摊的菜农
已经整整一天了
长长的队伍还在加长
学生捐出了几天的早餐钱
建筑工人献出了血
农民工捐献了一整天的汗水
菜农捐献了这一天卖菜的收入
汶川,这个边远的小县城
何以一下子攥紧这么多穷人的心
小汶同学的外婆就在那里
农民工阿七善良的妻子是川妹子
四婶从昨晚的电视中
认出了奔赴汶川的子弟兵中的儿子
长长的队伍还在加长
一个青年捐献的血救不了一个断臂的老人
一个学生、一个穷人捐的款
不足以给灾民买一顶帐篷
但是千百万与汶川血肉相连的人
他们在行动。他们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表达着人世间最纯朴的爱

(2008年5月15日)




绳子·记住汶川



  记住汶川


5月12日14时28分
是残忍的 以这种方式
我们记住四川→汶川


  花朵


我固执地相信所有的花朵都会在天堂得到安放
花朵的春天没有疼痛没有恐惧没有雨混合着血液和泪水
在北纬31度 东经103.4度的陆地流淌


  眼睛


请你闭上眼睛 云朵的天空
云朵的旋梯 承载你们粉红色的容颜
把废墟留下来 把心疼留下来
把那些未及完成的梦
留给已经余震122次的中国


  不明白


就像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活了下来
那些建筑也一样有的完好有的变成一堆瓦砾
这是一个问题
值得好好去想


  “孩子不要怕,一定要坚强!”


    ——回杏黄天

一定要坚强
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学着爱时候一定要学会恨
学会用死者的眼睛看走肉们
怎么掐去花朵的阳光氧气


  活着是可耻的


是的
房子会有的
很多年后花朵还会铺满陆地
很多年后会有人站在完好的建筑前
说:它经历过大地震
汶川只是一个地名
汶川只是一个地方
汶川还有人活下来
毕竟没有死光





杏黄天·一种痛,三层苦



  一种痛,三层苦


  ——为所有死难者祈祷,为所有生还者祝福

 越过暧昧的空气

越过5.12之前
越过高贵的垃圾
越过香的屁
越过美的辫子
越过刺激的开裆裤
越过闲适者的优越
越过自得的权利者

越过暧昧的空气

越过5.12之后
越过写诗是无耻的!
越过更无耻的不写
越过三十二年前,他就该杀
越过如今,绞刑架
越过不只为一个人准备
越过还有你们
越过写诗与不写诗的
越过无数蛤蟆
越过天堂不收无辜的死者
越过也同样不收
越过你们
越过这些光秃秃的青蛙
越过祈祷吧,为死者
越过他们无处可逃
越过祝福吧,为生者
越过他们无家
越过忏悔吧,半死不活者
越过他们
越过有时间告诉你
越过他的忏悔
越过你
越过一样需要
越过忏悔


 无色悼词

不,一个都不宽恕

他领走他的孩子
孩子无罪
他把我们留下
好自为之

 第三层:之外还有

都江堰、绵阳、德阳、汶川、北川……
之外还有
文县五万人无家可归

“我要喝可乐,冰冻可乐”
之外还有
“我要喝水,凉水”



工诗联网刊评论:

  “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写作是可耻的”,阿多诺如是说。但为什么不是“大规模屠杀印第安人之后、从非洲贩卖黑奴之后……”呢?死于两次大战的人数,不是远多过集中营里的死者吗?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院派)核心人物之一、在客观环境割断了他们与工人运动之间的联系之后,阿多诺唯一能够占据和寄望的,就是“文化”领域,但这个文化又是日趋没落的资本主义文化,服务于剥削压迫,为血与火的征服辩护。阿多诺传达的是他自身的矛盾:他太重视文化,只能重视“文化”,但这个文化带来了倒退、大屠杀……
  应当鼓励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者思考和写作,或从事别的文化创作,有感想就可以写。真正可耻的不是创造文化,而是自居、自囿于文化,自视为另类,割裂文化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我们为死难者,为生者,也要为未来而思考,而写作……杏黄天的这组诗,便是如此……